如果一生只能讀一本書,那就選擇讀《易經》?!拔ⅰ毖源笠住松\囊——管理智慧?!菊n程概要】◆64卦管理智慧1、“治德”(坤)——道德修養;2、“治企”(乾)——領導藝術;3、“治人”(巽)——用人之道;4、“治順”(震)——順境思維;5、“治逆”(艮)——逆境思維;6、“治心”(離)——職業心態;7、“治亂”(兌)——沖突管理;8、“治家”(坎)——家庭教育;◆64卦價值觀1、與時偕行?!斓睾掀涞?,日月合其明,四時合其序,鬼神合其吉兇。2、心態平和?!弥踩?,失之泰然,爭之必然,順其自然。3、中道而行。(中醫)——天時,地利,人和。4、天譴威懾?!赖滦摒B的重要性。◆64卦道德修養九德卦,明憂患之道,借卦象以闡發儒家的修德義旨。履卦,德之基;謙卦,德之柄;此三卦為“進德”;復卦,……
1,《運籌決策術》五行謀略,商戰決策。①商戰決策的智慧陰陽中和陰陽和三生萬物《道德經》對“陰陽”二氣的理解;《道德經》對“中”氣的理解;《道德經》認為“和”為常道;時勢,動靜,趨避,中和定時、定量、定性、定位;《三十六計》的陰陽規律陽謀、陰謀、中謀、和謀;②商戰決策的時空企業生命周期“貿、工、技”三階段;“快、廣、特、久、新”五階段;“水、木、火、土、金”五階段;③商戰決策的規律五行金字塔人性和需求的“仁、信、智、禮、義”五種層次;世界500強企業品牌廣告語如何“迎合客戶”;商戰決策按照“義、禮、智、信、仁”次序;④戰略戰術選擇《孫子兵法》的選擇戰術選擇五德:正義、信息、權變、誠信、博愛;五法:出師、用間、奇正、治軍、全勝;五步:社會責任、行業研究、靈活戰術、客戶承諾、資本運營;賞析“上兵伐……
一、《黃帝內經》的中醫養生智慧1、《黃帝內經》簡介;2、《易經》與《黃帝內經》的淵源;3、中醫對健康概念的闡述;4、中醫養生與儒釋道三教“精氣神”養生;5、中醫的八種“體質”類型與養生方法;①陽虛體質;②氣虛體質;③痰濕體質;④濕熱體質;⑤陰虛體質;⑥血瘀體質;⑦氣郁體質;⑧平和體質;6、“元氣”對于健康的重要性;7、中醫養生智慧——醫理三原則;①“上工治未病,下工治已病”——預防②“有胃氣則生,無胃氣則死”——生命力③“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”——免疫力二,《黃帝內經》的中醫養生方法1、養生原理——“氣”;①元氣②宗氣③營氣④衛氣2、養生原理——“血”;①陰陽互根②補氣養血3、養生原理——經絡;①經脈是“氣”的運行通道②氣功與養生奧秘③經絡試驗——針刺麻醉④腎經和脾經的獨特重要性4、四季養生①……
一、外貌識人術1、容貌識人正邪清濁;眉眼容貌;耳鼻唇舌;2、骨骼鑒人成就高低;面部骨骼;軀干骨骼;3、情態辨人高低貴賤;神情氣色;舉止行為;二、性情識人術1、“德”、“量”、“才”標準;道德與修養;勇氣與膽略;能力與特長;2、區分性格“剛”、“柔”;“聲”、“音”分辨人才;體察“心態”;以氣觀“志”;3、鑒定人才的層次;偏才、兼才、兼德;“九征”、“六征”;三、五行識人術1、識人術的基礎是“天人合一”五德與五臟的內外相應;《黃帝內經》揭示性格差異與遺傳基因;預測兇吉發生的時間和空間;2、五行人格分類法歷朝開國皇帝的“性格”特征(舉例:《沁園春?雪》);《西游記》、《三國演義》、《紅樓夢》、《水滸傳》中的人物性格;《孫子兵法》的“將領”識人術;3、周易命理學精準識別人才三分鐘性格自測;“四柱八……
第一章、什么是情商?1、《三國演義》魯肅;2、《水滸傳》宋江;3、《西游記》豬八戒;4、《紅樓夢》史湘云;5、《史記》劉邦;6、《建國大業》鄧小平;第二章、《黃帝內經》提高情商1、情商是性格“因人而異”;現場測試自己的性格五行(五行記分卡);2、五行養生;①春夏秋冬四季養生②甘辛咸酸苦“五味”養生③維生素ABCDE的“五色”養生3、五行養心;①怒喜思悲恐“五情”的情緒危害;②如何通過怒喜思悲恐“五情”調節情緒;③如何通過人脈交際調節情緒;第三章、《道德經》提高情商1、“道家”智慧;①道法自然②上善若水③清靜無為④負陰抱陽;第四章、《心經》提高情商。1、“佛家”智慧;①因緣和合②唯識中觀③以德報怨④茶禪無我;第五章、《論語》提高情商。1、“儒家”智慧;①和而不同②以中為用③自立立人④以義統利;……
一、持續成長的學習力1.為學之序“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”(《禮記?中庸》)。闡述“知行合一”的學習方法。闡述“主動學習”的學習方法。2.向儒道釋先賢討教“如何學習”的智慧有教無類,因人而宜儒教的“無可無不可”。先人一步,無為而為道教的“無執故無失”??毡膽B,換位思維佛教的“色空無礙”。3.經典案例分析學習力孔子弟子對“仁”的“差異化”學習。比亞迪汽車對新能源的“前瞻性”學習。老和尚的對是非標準的“超越性”學習。二、多謀善斷的決策力1.謀略之基危機預防“不治已病知未病”(《黃帝內經》)。慎戰全勝“不戰而屈人之兵”(《孫子兵法》)。2.“陰陽中和”四種謀略陰陽和三生萬物《道德經》對“陰陽”二氣的理解;《道德經》對“中”氣的理解;《道德經》對“和”為常道的理解;時勢,動靜,趨避……
一、復興的文化-傳統文化的未來之路分享傳統文化的精髓及智慧,了解新時期走向世界的中華文化的前途。1、傳統文化的研究方向以人文本。儒家思想探討“人與人”之間的關系;道家思想探討“人與自然”之間的關系;佛家思想探討“人與心”之間的關系;醫家思想探討“人與精神”之間的關系;周易思想探討“人與宇宙”之間的關系;2、中國精神文化溯本清源。道,漢族的正宗哲學;德,人道的宣言;禮,祭祀文化認祖歸宗;義,道德修養標準;忠,中庸處事之道;3、傳統文化的實用智慧。儒家思想“無可無不可”的差異化智慧;(孔子對“仁”的多種解釋)道家思想“無執故無失”的前瞻性智慧;(比亞迪汽車開發新能源汽車)佛家思想“色空無礙”的超越性智慧;(老和尚的“是非”標準)4、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管理智慧與西方管理智慧的比較研究。黑格爾的辯證法……
一、商戰謀略盡顯崢嶸;《三國演義》是一部戰爭謀略的百科全書,對商戰也很有借鑒意義?!度龂萘x》演繹了“36計”中四種謀略陽謀、陰謀、中謀、和謀。陽謀“以強攻弱”,陰謀“保存實力”,中謀“爭取主動”,和謀“反敗為勝”。1、中國謀略始祖《道德經》;“道可道,非常道?!薄叭f物負陰抱陽,沖氣以為和?!薄?6計”包括“陰、陽、中、和”四種謀略;2、《三國演義》中的“36計”謀略賞析;陽謀:以強攻弱“打草驚蛇”徐庶以馬試探劉備;“擒賊先擒王”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;“釜底抽薪”官渡之戰曹操燒糧大敗袁紹;“關門捉賊”曹操下邳困呂布;“上屋抽梯”劉琦問計諸葛亮;“美人計”王允施計獻貂蟬;陰謀:保存實力“假癡不癲”司馬懿裝病免猜忌;“空城計”諸葛亮嚇退司馬懿;“苦肉計”黃蓋詐降曹操;中謀:爭取主動“以逸待勞”陸遜……
引言部分: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代表,從春秋時期孔子開始一脈相承,以“三綱八目”為核心。其中,“明明德”、“新民”、“止于至善”為三綱;“格物”、“致知”、“誠意”、“正心”、“修身”、“齊家”、“治國”、“平天下”為八目。到了宋明時期,儒家思想吸收了道家、佛家、周易、中醫等優秀思想,再次煥發生機,成為經世濟民之學,代表學說有程朱理學、陸王心學。其中,宋代朱熹編撰的《白鹿洞書院學規》成為千年來大學教育(精英教育)的綱領。一、持續成長的學習力1.為學之序“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”(《禮記?中庸》)。闡述“知行合一”的學習方法。闡述“主動學習”的學習方法。2.向儒道釋先賢討教“如何學習”的智慧有教無類,因人而宜儒教的“無可無不可”。先人一步,無為而為道教的“無執故無失”。空杯……
引言部分: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代表,從春秋時期孔子開始一脈相承,以“三綱八目”為核心。其中,“明明德”、“新民”、“止于至善”為三綱;“格物”、“致知”、“誠意”、“正心”、“修身”、“齊家”、“治國”、“平天下”為八目。到了宋明時期,儒家思想吸收了道家、佛家、周易、中醫等優秀思想,再次煥發生機,成為經世濟民之學,代表學說有程朱理學、陸王心學。其中,宋代朱熹編撰的《白鹿洞書院學規》成為千年來大學教育(精英教育)的綱領。中國傳統智慧的脈絡是“以人為本”儒家解決“人與人”關系;道家解決“人與自然”關系;佛家解決“人與心”的關系;醫家解決“人與氣”的關系;易家解決“人與時空”的關系。一、持續成長的學習力1.為學之序“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”(《禮記?中庸》)?!安W慎思”的學……
一、人性化影響力硬實力權力、獎勵、懲罰;軟實力信息、專業、人品;二、人性化管理自覺、能動、柔性;1、帶隊育人的方法①職業生涯規劃;②自覺自動工作;③用學習型組織、企業文化進行管理;(舉例:曾國藩練兵)2、水性感召力;寬容(?。?;尊敬(禮);愛下屬(慈);三、人性規律分析:馬斯洛五項需求理論;1、生理、安全、社交、尊重、自我實現;世界500強企業的廣告語符合人性規律;2、“仁義禮智信”的需求層次;惻隱之心、守信之心、知足之心、感恩之心、奉獻之心四、性格分析與識人善用技巧;1、性格分析方法歷朝開國皇帝的“性格”特征(舉例:《沁園春?雪》中的秦皇、漢武、唐宗、宋祖、成吉思汗);《孫子兵法》的“將領”性格識人術;(舉例:《三國演義》人物性格)《西游記》、《紅樓夢》、《水滸傳》中的人物性格;2、五行人……
一、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集大成者;1、宋明理學、心學是儒家思想的成熟期;“理學”代表人物朱熹;“心學”代表人物王陽明;儒家思想融會貫通了道、佛、醫、易諸家之長;2、儒家四大核心價值觀;“以人為本”、“以德為先”、“以和為貴”、“以中為用”;3、目標“以人為本”;儒家解決“人與人”的關系;道家解決“人與自然”的關系;佛家解決“人與心”的關系;醫家解決“人與氣”的關系;易家解決“人與時空”的關系;4、標準“以德為先”;儒家講求“以德報德”;道家講求“上德不德”;佛家講求“以德報怨”;醫家講求“德以養身”;易家講求“天地合德”;5、性格“以和為貴”;儒家提倡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”;道家提倡“知和曰常,知常曰明”;佛家提倡“因緣和合”;醫家提倡“形神和一”;易家提倡“天時地利人和”;6、方……
一、大道之源、群經之首周易探源(60分鐘)1、周易的三圣伏羲氏、周文王、孔子2、周易的來源天文學、農業、中醫3、周易的本質“和”文化4、體驗環節:周易信息預測(現場預測八字、奇門遁甲)。二、天地對話篇(180分鐘)1、太陽系的周期律對人的影響1)五星連珠與60甲子2)九星連珠與三元九運2、世界末日是怎么回事?1)災難的周期律(舉例20年周期)2)時代演變(舉例20年時代變遷)3)中國歷史朝代五行更替的規律。4)“2012”世界災難的天文學解釋。5)2004年至2011年地震海嘯是如何預測的。3、諸葛亮的神機妙算1)隆中對2)赤壁之戰3)六出祁山4)七擒孟獲4、五行人格的應用行業、崗位、角色五行1)行業的五行分類;2)崗位角色的五行分類;3)五行人格的能力特長;4)五行人格的區域分布;5、五行……
一、國學中的潛能開發佛偈:“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?!保ā督饎偨洝罚┙浳模骸吧划惪?,空不異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。舍利子,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凈,不增不減?!保ā栋闳舨_蜜多心經》)1.《佛經》教我們看得更高更遠。“萬法皆空,因果不空!”;2.境界的提升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(出世入世)。藝術的最高境界是:“以入世是法,表出世之心?!?;王羲之《蘭亭序》的意境;黃公望《富春山居圖》的意境;3.案例一:寺廟的成功營銷模式。最佳商業價值;最佳文化價值;4.故事一:老和尚的是非觀?!澳銈兌紝?!”5.故事二:賣梳子給和尚。“一切皆有可能!”6.故事三:漸悟與頓悟。“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?”7.故事四:紅綠燈與立交橋?!巴黄扑季S禁錮!”8.看懂生死,天……
1、識人術的基礎是“天人合一”?人的性格與天文學現象、自然現象的聯系是什么?易經識人術可以預測自然災害發生的時間和空間嗎?人的性格差異與遺傳基因存在什么內在機理?如何用《黃帝內經》來解釋?2、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五行人格分類法。中國歷史朝代的“性格”分類及其代言人。(舉例:《沁園春?雪》)《西游記》、《三國演義》、《紅樓夢》、《水滸傳》里面的人物性格分類是什么?《孫子兵法》的“將領”識人術。(舉例:典型歷史人物)3、人群中存在哪五種價值觀、思維方式?“人格=性格+哲學”,人群中存在哪五種哲學?如何區分不同行業的五行之氣?(舉例說明)如何區分不同崗位的五行之氣?(舉例說明)世界500強企業的廣告語里面隱藏著什么制勝玄機?公元2004—2023年適合哪種五行之氣?(舉例說明)80后90后員工有什么樣……
一、易學風水知識入門1、《周易》發展歷史與伏羲、周文王、孔子的學術貢獻;2、易學應用技術的“五術”——山、醫、命、相、卜;3、建筑易學風水的起源、流派及技術方法特征;4、建筑易學風水的基礎知識——河圖洛書、八卦九宮、陰陽五行、天地人元龍;二、建筑風水布置中的原理與方法1、風水布置的關鍵——理旺氣、化兇煞;1)貫徹“天時地利人和”的理念;2)掌握風水的“時空”數理規律;3)初探“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”;4)探討佛教因果論與“福人得福地”;2、“九星”要義及其應用;1)、貪狼星、武曲星、左輔星的吉兇屬性與代表物品;2)、文曲星、右弼星的吉兇屬性與代表物品;3)、廉貞星、巨門星、祿存星、破軍星的吉兇屬性與代表物品;3、搶占“吉氣旺氣”的方法;1)“玄空飛星”方法簡介;2)山星、向星、流年星簡……
一、外貌識人術1、容貌識人正邪清濁;眉眼容貌;耳鼻唇舌;2、骨骼鑒人成就高低;面部骨骼;軀干骨骼;3、情態辨人高低貴賤;神情氣色;舉止行為;二、性情識人術1、“德”、“量”、“才”標準;道德與修養;勇氣與膽略;能力與特長;2、區分性格“剛”、“柔”;“聲”、“音”分辨人才;體察“心態”;以氣觀“志”;3、鑒定人才的層次;偏才、兼才、兼德;“九征”、“六征”;三、五行識人術1、識人術的基礎是“天人合一”五德與五臟的內外相應;《黃帝內經》揭示性格差異與遺傳基因;預測兇吉發生的時間和空間;2、五行人格分類法歷朝開國皇帝的“性格”特征(舉例:《沁園春?雪》);《西游記》、《三國演義》、《紅樓夢》、《水滸傳》中的人物性格;《孫子兵法》的“將領”識人術;3、周易命理學精準識別人才三分鐘性格自測;“四柱八……
一、品茶知識(該內容穿插在一天的講座過程之中)1、茶葉品種的分類;2、泡茶的注意事項茶具、茶量、溫度、時間;3、不同的體質適合不同類型的茶葉;4、喝茶的注意事項;二、《黃帝內經》的中醫養生智慧1、《黃帝內經》簡介;2、《易經》與《黃帝內經》的淵源;3、中醫對健康概念的闡述;4、中醫養生與儒釋道三教“精氣神”養生;5、中醫的八種“體質”類型與養生方法;6、“元氣”對于健康的重要性;7、中醫養生智慧醫理三原則;①“上工治未病,下工治已病”預防②“有胃氣則生,無胃氣則死”生命力③“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”免疫力8、中醫智慧“德以養身”;9、中醫智慧“形神和一”;10、中醫智慧“陰陽中和”;三、《黃帝內經》的中醫養生方法1、養生原理“氣”;①元氣②宗氣③營氣④衛氣2、養生原理“血”;①陰陽互根②補氣養血……
一、周易養生簡介1、“易醫同源”——陰陽五行八卦;2、“中醫也是五術之學”——山、醫、命、相、卜;3、周易養生的綱領:一命、二運、三風水、四積德、五讀書;二、周易養生養心智慧1、人體保健五要素——腎、脾、氣、血、津。2、周易養生“預防”、“免疫”智慧——不治已病治未病。3、周易不僅能養生(體質),更能養心(情緒)。4、周易中的“八卦體質”分類及如何“改善睡眠、調理情緒”。三、經絡、相術養生方法1、“12時辰與12正經”偱行時間表及其日常保健方法。2、情緒抗壓減壓的“三大穴位”及其保健方法。(現場練習)3、自我診病防病——手相、舌相、面相診病。(現場體驗中醫望聞問切)4、“飲酒過量”應該如何自我健肝強脾?四、命理學、姓名學養生方法1、通過“四柱八字學”預防自己的疾病。2、通過“五行姓名學”調整……
內容:涉及周易、佛家、道家、儒家、中醫等哲學思想。一、周易的“天地人和”智慧1、乾卦、坤卦的哲學模型。天行健,君子自強不息;地勢坤,君子厚德載物。(《易經》)2、三易不易、變易、簡易。天文學啟示錄。周易解釋2012年世界災難預言。3、周易的時空模型(九宮八卦)中國歷史朝代的演變規律。與時消息、與時俱進。二、佛家的“因果”智慧1.開智慧教我們看得更高更遠。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(《金剛經》)2.萬法皆空,因果不空。左右人生的兩大力量:命運+因果。慈悲、平等、布施。(舉例:乞丐與富翁)3.看懂生死,天下無敵。明性見性,“轉”境界。超越性思維。(舉例:解決交通問題的智慧)4.佛教故事集錦。故事一:老和尚的是非觀。故事二:漸悟與頓悟。故事三:向和尚賣梳子。三、道家的“太極”……
一、《周易》與《易經》概要1、《周易》發展歷史與伏羲、周文王、孔子的學術貢獻。2、《易經》中的章節內容介紹及最新研究成果。3、易學應用技術的“五術”——山、醫、命、相、卜。4、建筑易學風水的起源、流派及技術方法特征。二、“風水”分析方法與現代科學預測1、“風水”分析的技術支撐——河圖洛書、八卦九宮、陰陽五行、天地人元龍;2、“風水”分析的九個方面——運、龍、穴、砂、水、向、門、星、煞;1)、“運”——三元九運與地理運程;2)、“龍”——尋龍把脈與氣運旺衰;3)、“穴”——中軸天心與藏風納氣;4)、“砂”——九種山勢與星曜組合;5)、“水”——五種水勢與零神潑水;6)、“向”——二十四山與旺山旺向;7)、“門”——門向擇旺與生死煞退;8)、“星”——玄空飛星與飛星理氣;9)、“煞”——形煞氣煞……
一、《黃帝內經》的中醫養生智慧1、《黃帝內經》簡介;2、《易經》與《黃帝內經》的淵源;3、中醫對健康概念的闡述;4、中醫養生與儒釋道三教“精氣神”養生;5、中醫的八種“體質”類型與養生方法;6、“元氣”對于健康的重要性;7、中醫養生智慧——醫理三原則;①“上工治未病,下工治已病”——預防②“有胃氣則生,無胃氣則死”——生命力③“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”——免疫力二,《黃帝內經》的中醫養生方法1、養生原理——“氣”;①元氣②宗氣③營氣④衛氣2、養生原理——“血”;①陰陽互根②補氣養血③“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”3、養生原理——經絡;①經脈是“氣”的運行通道②氣功與養生奧秘③經絡試驗——針刺麻醉④腎經和脾經的獨特重要性4、時辰與12正經養生①子丑時養膽經肝經②寅卯時養肺經大腸經③辰巳時養胃經脾經④午未時……
備注:第一、第二部分花時一小時。第三、四、五部分花時兩小時。一、中醫養生智慧1、中醫養生三大智慧——醫理三原則。2、人體保健四要素——腎、脾、氣、血。3、中醫中的“八種體質”分類與常見病防治。二、五行調理方法1、五行是什么?(舉例:世界上的五行規律)2、五行人格自我測試。(現場體驗)3、五行人格的養生方法簡介。(解讀《黃帝內經》)4、五行人格的養心方法(情緒疏導)。5、如何打造完美和諧團隊(舉例:劉邦團隊、唐僧團隊)。6、如何通過調整辦公空間“風水磁場”防病治???三、經絡調理方法1、“12時辰與12正經”偱行時間表及其日常保健方法。2、抗壓力的“三大穴位”及其保健方法。(現場練習)3、自我診病防病——掌紋診病。(現場體驗)四、職業病保健藥材及秘方1、日常養生“三寶”——姜、粗鹽、艾條。2、咽……
一、《黃帝內經》的中醫養生智慧1、《黃帝內經》簡介;2、《易經》與《黃帝內經》的淵源;3、中醫對健康概念的闡述;4、中醫養生與儒釋道三教“精氣神”養生;5、中醫的八種“體質”類型與養生方法;6、“元氣”對于健康的重要性;7、中醫養生智慧——醫理三原則;①“上工治未病,下工治已病”——預防②“有胃氣則生,無胃氣則死”——生命力③“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”——免疫力二,《黃帝內經》的中醫養生方法1、養生原理——“氣”;①元氣②宗氣③營氣④衛氣2、養生原理——“血”;①陰陽互根②補氣養血③“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”3、養生原理——經絡;①經脈是“氣”的運行通道②氣功與養生奧秘③經絡試驗——針刺麻醉④腎經和脾經的獨特重要性4、時辰與12正經養生①子丑時養膽經肝經②寅卯時養肺經大腸經③辰巳時養胃經脾經④午未時……
一、中西方“人格”文化比較。1、中國“祖宗”文化.VS.西方“人權”文化;2、“拼爹”現象折射出中國“家”文化基因;3、“富不過三代”的宿命與反思;4、“天地人”宇宙觀派生等級制度;二、“孝”是一種“道”(乾坤天地宇宙規律)。1、說文解字——“孝”字的來源與內涵;2、“仁”字的來源與內涵;3、“禮”字與傳統祭祀文化;4、周易解釋“忠”、“義”;5、儒家八德“孝悌忠信禮義廉恥”一脈相承;三、“孝”是一種感恩文化。1、《弟子規》“首孝悌,次謹信”;2、中國古代的“舉孝廉”制度;3、案例分析一:孔融讓梨;4、案例分析二:孫元覺勸父;5、案例分析三:日本人的柔性抗議;四、“以孝為先”的儒家的“德治”體系。1、“道”、“德”釋義;2、儒家思想體系較好地解決了“人與人”之間的關系;3、“父子有親、君臣有……
內容:涉及周易、佛家、道家、儒家、中醫等哲學思想。一、晨會讀書體會《活法》(稻盛和夫)。分享:工作績效=思維方式×激情×能力。二、周易的“天地人和”智慧1、乾卦、坤卦的哲學模型。天行健,君子自強不息;地勢坤,君子厚德載物。(《易經》)2、三易不易、變易、簡易。天文學啟示錄。周易解釋2012年世界災難預言。3、周易的時空模型(九宮八卦)中國歷史朝代的演變規律。與時消息、與時俱進。三、佛家的“因果”智慧1.開智慧教我們看得更高更遠。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(《金剛經》)2.萬法皆空,因果不空。左右人生的兩大力量:命運+因果。慈悲、平等、布施。(舉例:乞丐與富翁)3.看懂生死,天下無敵。明性見性,“轉”境界。超越性思維。(舉例:解決交通問題的智慧)4.佛教故事集錦。故事一:……
一、復興的文化-傳統文化的未來之路分享傳統文化的精髓及智慧,了解新時期走向世界的中華文化的前途。1、傳統文化的研究方向以人文本。儒家思想探討“人與人”之間的關系;道家思想探討“人與自然”之間的關系;佛家思想探討“人與心”之間的關系;醫家思想探討“人與精神”之間的關系;周易思想探討“人與宇宙”之間的關系;2、中國精神文化溯本清源。道,漢族的正宗哲學;德,人道的宣言;禮,祭祀文化認祖歸宗;義,道德修養標準;忠,中庸處事之道;3、傳統文化的實用智慧。儒家思想“無可無不可”的差異化智慧;(孔子對“仁”的多種解釋)道家思想“無執故無失”的前瞻性智慧;(比亞迪汽車開發新能源汽車)佛家思想“色空無礙”的超越性智慧;(老和尚的“是非”標準)4、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管理智慧與西方管理智慧的比較研究。黑格爾的辯證法……
內容:涉及禮儀、道德、文明、愛心、抗壓等主題一、晨會讀書體會《活法》(稻盛和夫)。分享:工作績效=思維方式×激情×能力。二、通過國學看禮儀1、“禮”在儒家思想體系里的重要作用。如何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?(案例分享:孔子如何垂范禮儀小故事)2、如何協調“師徒”、“上下級”、“崗位”、“新老員工”、“客戶”之間的關系。(精讀:“父子有親、君臣有義、夫婦有別、長幼有序、朋友有信”)三、儒家經典析道德1、“道”、“德”的闡述,析儒家八德,孝﹑悌﹑忠﹑信﹑禮﹑義﹑廉﹑恥。(結合《弟子規》系列故事)2、集體人格和個體人格和諧共存。(人體服從集體,集體包容個體)四、傳統文化與車間文明1、5S管理、精益生產文化。(儒學三綱“明明德、親民,止于至善”)2、傳統文化中的“學習”文化,“博學慎思”、“知行合一”方法……
一、外貌識人術1、容貌識人正邪清濁;眉眼容貌;耳鼻唇舌;2、骨骼鑒人成就高低;面部骨骼;軀干骨骼;3、情態辨人高低貴賤;神情氣色;舉止行為;二、性情識人術1、“德”、“量”、“才”標準;道德與修養;勇氣與膽略;能力與特長;2、區分性格“剛”、“柔”;“聲”、“音”分辨人才;體察“心態”;以氣觀“志”;3、鑒定人才的層次;偏才、兼才、兼德;“九征”、“六征”;三、五行識人術1、識人術的基礎是“天人合一”五德與五臟的內外相應;《黃帝內經》揭示性格差異與遺傳基因;預測兇吉發生的時間和空間;2、五行人格分類法歷朝開國皇帝的“性格”特征(舉例:《沁園春?雪》);《西游記》、《三國演義》、《紅樓夢》、《水滸傳》中的人物性格;《孫子兵法》的“將領”識人術;3、周易命理學精準識別人才三分鐘性格自測;“四柱八……
一、中醫養生智慧1、中醫養生智慧——“預防”、“免疫力”。2、人體保健五要素——腎、脾、氣、血、津。3、中醫中的“八種體質”分類與常見病防治。二、五行調理方法1、五行是什么?(周易案例:世界上的五行規律)2、五行人格自我測試。(現場體驗)3、五行人格的養生方法。(因時因人)4、五行人格的養心方法(情緒疏導)。5、團隊減壓——打造完美和諧團隊(舉例:劉邦團隊、唐僧團隊)。6、如何通過調整辦公空間“風水磁場”防病治???三、經絡調理方法1、“12時辰與12正經”偱行時間表及其日常保健方法。2、抗壓減壓的“三大穴位”及其保健方法。(現場練習)3、自我診病防病——手相、舌相、面相診病。(現場體驗中醫望聞問切)四、職業病保健秘方與健身操1、日常養生“三寶”——姜、粗鹽、艾條。2、頸椎保健健身操練習。3、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