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2-01 更新 1054次瀏覽
第一章:社群化營銷策略
屠呦呦VS黃曉明
一、為什么要做社群經濟?
1.社會專業分工細化,個人品牌興起
例:社會分工細化的發展歷史和自媒體應用的崛起
2.權威機制被打破,外行沖擊內行
例:易中天、于丹、王寶強、當年明月
3.連接無處不在,社交降低成本
例:小米社群的成本
例:超市Costco
4.個人即模式,消費者變成消費商
例:Uber最大的價值
二、何為粉?——什么是社群?
粉絲經濟VS社群經濟
例:伏牛堂
產品主義VS粉絲主義
例:情人與老婆
例:周鴻祎:不是客戶至上,是用戶第一
1.社群的含義——通過社群幫你找到你屬于哪一類人
1)愛憎
例:細分人群的誤區
例:消毒洗手液的細分人群。
2)狀態
例:水手碼頭的相親社群
3)情緒
例:四種常見情緒
例:HelloKitty
2.社群的分類
1)挑戰型社群
例:韓寒、羅永浩、馬佳佳、羅振宇、陳歐
2)治愈型社群
例:YOU+、楊瀾、于丹
3)造夢型社群
例:郭敬明、鹿晗
PS:強社群與弱社群——引爆點來自于違和感
例:中歐實驗。
例:拉仇恨建群法
例:VivienneWestwood
例:KateSpade
3.社群的特點
例:強社群的三種代表
1)優越感(鄙視感):讓別人覺得你最牛
例:奢侈品的購買需求
例:微信的打飛機游戲、我的D罩杯文胸策劃案、網游為什么要買高級裝備
例:微信解決用戶的“自我建設”的痛點
2)獨特感:讓別人覺得你最酷
例:蘋果手機
3)歸屬感:讓你和別人找到共鳴
例:愛國者、真功夫
4)象征感:讓你和別人產生精神連接
例:蘋果手機:和喬布斯改變世界
例:小米手機:為發燒而生
例:紅米手機:致青春,找回屌絲們的尊嚴
例:錘子手機:天生驕傲
例:堅果手機:漂亮得不象實力派
例:圣米諾:我是路人甲,我在舞臺中央
PS:基于人性七宗罪的產品設計
虛榮(微信)、窺探(視頻)、嫉妒(微信)、懶惰(滴滴)、貪婪(美團)、暴力(網游)、色欲(陌陌)
三、如何粉?——如何建立社群?
1.找到你的核心用戶
1)社群勢能=產品質量*連接系數
例:張海迪VS蒼井空
2)用戶定位要小而美——千萬不要讓所有人都喜歡你
例:紅味坊
2.塑造具有個性化主張的品牌調性
1)他長了我想長但長不出來的樣子且樣子有時我及其喜歡的;
2)他說了我想說但不敢說或者敢說但說不明白的話;
3)他做了我想做但不敢做或者敢做但能力做成的事。
例:你喜歡孫悟空還是唐僧?
3.營建具有個性化主張的自媒體
1)定位——建立個人品牌
--魅力人格體是自媒體的核心:內容時代到人格時代過渡(做某個細分領域的專家)
--無理性的社群消費邏輯:“包養”才是真愛
--以個體為中心的運用平臺產生長尾贏利點
例:羅輯思維的“愛的供養”
2)個性化傳播
例:天使之城
--企業產品
--自己的生活照
--幽默圖片
--能夠給讀者帶來較大的價值的圖片
--緊跟時事熱點
--發表于別人不同的觀點
--分享粉絲對產品評價及見證
例:一個旅游女裝品牌做社群的故事
四、社群的經營——打造鐵粉
1.篩選
1)價格篩選
2)愛好篩選
3)調性篩選
例:美國漢堡王
例:川大戈友會
2.激勵
1)分級
2)打賞
3)鉆展
4)訂制
例:社會激勵的重要性
例:百鵲宴的婚禮私人訂制
3.互動
1)線上聯系
2)社交活動
3)資源共享
五、社群的變現
1.產品變現
例:小米
例:消費商
例:借貸寶
例:不要過度消費粉絲
2.服務變現
例:產業金融
例:知乎
3.活動變現
例:私董會
4.IP變現
例:網紅現象
例:《瑯琊榜》
5.數據變現
例:冰箱可不可以免費?
例:EMS的核心競爭力
6.整合變現
例:盛景網聯
討論:基于用戶、調性(關鍵詞)、激勵機制、社交活動展開討論
第二章:網紅經濟
一、何為IP
二、何為網紅
1.1.0意外成名
2.2.0意見領袖
3.3.0顏值電商
4.4.0品牌社群
三、網紅的分類
1.才華型網紅
例:許嵩、沈騰、PAPI醬
2.搞怪型網紅
例:小岳岳、薛之謙、大鵬
3.事件性網紅
例:奶茶妹妹、櫻花女神、雪梨
四、如何打造人氣網紅
1.形成社交貨幣,區分用戶社群
2.塑造獨特亞文化,建立調性勢能
3.持續內容表達,建立圈層信賴感
4.通過網紅經濟,實現電商變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