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4-12 更新 619次瀏覽
課程大綱
課前調研:學到什么內容?解決什么問題?
第一講:準備控場——明動力以定策略
導入:為什么“國粹”麻將可以風靡國外?
思考:培訓中是否存在類似麻將一樣的“人之通性”?
一、如何解讀存在感?
投票:朋友圈現場小調查(二維碼)
正面案例:曲婉婷《我的歌聲里》
反面案例:盛世美顏的自拍照
二、課堂行為的三大動力來源?
導入:戒毒局年輕干警的刁鉆問題為哪般?
1.老師的自戀VS學員的自戀
案例:出錯電梯的陌生女士
2.性(兩性張力)
案例:為什么培訓分組時要男女搭配?
3.攻擊性
三、準確識別相關三方的動機區別
1.組織方動機
2.學員動機
3.老師動機
第二講:初嘗控場——鋪關系以促氛圍
工具:馬丁·布伯的關系兩分法
一、誰是培訓中的主角?
1.老師、學員還是組織者
2.自我介紹如何樹立威信又排除風險
3.老師培訓過程中的意識VS潛意識
4.讓學員成為主角的好處
5.圍繞主角策劃的團隊活動
二、如何與構建安全的表達環境?
1.三種嬰兒依戀類型
1)安全型-積極主動
2)回避型-消極回避
3)矛盾型-分離焦慮
2.提出讓學員有熟悉感的問題
3.與學員構建“我與你”的關系
1)復述
2)總結
3)兼容
4)板書
4.幽默與安全感
5.自我疆域與安全感
1)什么是自我疆域
2)自我疆域與安全感的關系
3)自我疆域的動態變化
4)自我疆域擴大的實現條件
6.有安全感的老師才會有感到安全的學員
1)注意力解放
2)觀察學員
3)幽默調侃
4)舉一反三
第三講:正式控場——增維度以強反饋
導入:《LIE TO ME》視頻
一、培訓師的第三只眼睛
1.TA真的在聽嗎?
2.TA對我講的內容感興趣嗎?
3.最容易出賣真實意圖的腳
4.TA接受我的觀點嗎?
5.TA在回憶還是在思考?
二、身體姿態與壓力
1.如何減少提問時給學員的壓力?
2.學員的這些身體姿態意味著什么?
3.什么叫自我控制行為?
4.講師怎樣在行為上表達自信?
第四講:高效演繹——遵原則以達標準
導入:為什么會發生以下兩種情況?
1.學員5V5組隊打王者榮耀
2.開會點頭,散會照舊
一、我們要如何高效傳遞觀念?
1.溝通中的OPM模型
老師教給學員的到底是什么?
2.信息有效傳遞的三個標準
1)聽得懂
2)記得住
3)會轉述
案例:酒吧的邂逅故事
3.信息有效傳遞的三個原則
妨礙簡單的兩只攔路虎:全面、精準
案例:肯尼迪演講&指揮官命令
案例:誰的證詞更有說服力
案例:心臟復蘇術廣告
二、穿插幽默,傳遞希望
視頻案例:柴靜《蒼穹之下》-煤炭產量
視頻案例:柴靜《蒼穹之下》-停車車位
視頻案例:柴靜《蒼穹之下》-結束用語
三、語速與語言模式
1.語速快與慢
視頻案例:軍情觀察室
視頻案例:紙牌屋
2.如何控制語速?
1)重音和留白
2)照顧大多數人的感受
3.語言模式
案例:火影忍者版的宣講會
四、審美與權威
1.領導人的微笑
2.培訓師的外表作用
視頻案例:孔雀
3.職業裝真的很重要
案例:闖紅燈過馬路的實驗
第五講:綜合訓練——勤練習以達實效
一、規則介紹
1.每個小組只有X個演練機會,各20分鐘準備時間,每人5分鐘
2.自我介紹+課程介紹
3.隨機抽題
二、練習要點
1.視人數讓盡可能多的人獲得練習機會;
2.老師要結合課上講授內容及時對每個人的優缺點進行點評,可適當拓展到課上未講授內容;
3.學員之間需要先有相互點評,包含優缺點,以強化學員的學習印象,且通過學員點評發現學員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。
課程回顧與問題解答
課程標簽:溝通技巧、績效溝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