庫存優化:源自用心與否
- 瀏覽量:3076
- 來源:中華名師網
- 2015-03-27
在杭州的一次庫存控制課程上,學員反映公司物料管理混亂,主要表現庫存過高、倉庫太小、呆料繁多、最要命的是還常缺料。我微微一笑,反問到,你們在庫存管理中常使用什么方法呢?他說我們所有物料都是跑ERP的。問題就出在這里,錯把ERP當成解決物料管理與控制的萬能鑰匙。
我們來討論一個家庭采購問題,在生活中,我們對家里生活物資需求的糧油、魚肉、蔬菜是如何采購的呢?家里沒有專業采購,為什么極少出現沒米沒油沒菜的餐桌窘境呢?實際上我們無意識地對物料實行了分而治之的采購策略。比喻糧油實行的是批量訂購,長期有一定庫存;魚肉實行定期采購,比喻一周一次;而蔬菜是每日都采購…… 可從來沒有人研究過為什么會這么做。在我上一篇《攀鋼分類施治降庫存》一文是提到庫存策略源自于物料需求的特性及規律。糧油是每日必消耗的,標準化程度高物料,而且保管方便,家里總不會出現爸爸喜歡五常大米、媽媽喜歡泰國香米、兒子喜歡長沙大米的情況;魚肉也是生活必需品,但天天吃肉或天天吃魚難免會油膩或產生厭倦感,而且這類物資屬于冷鏈物流范疇,采購需定點,買回家儲存成本高;蔬菜成本低,可獲得性高,不便保鮮,所以按需購買即可以了。
有一學員提出質疑,說老師我家魚肉也是每天都買,我直問,你在家一定不用做鈑,你家里有老人幫忙。學員睜大眼睛,一臉詫異,說老師你太神了。其實,不是我神,而是人們總是在生活中不斷摸索完善策略實現自己的帕累托最優。因為在制定采購策略中,在單價不變情況下,除了考慮庫存因素,還需考慮訂購成本問題。職場白領時間成本大,為降低采購時間成本,犧牲庫存來降低訂購成本;老人時間成本低,追求新鮮品質實行按需采購,但兩種策略物料獲取總成本一定是平衡的。如果用ABC來分類,同樣的魚肉物料對不同家庭來講,屬性是不一樣的,企業管理中何嘗不是如此?
在我之前一篇《大排檔的啟發》一文提到真正的供應鏈管理高手來自實踐,事實確如此。只是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去論證為什么需要這樣做,但這樣做是最好的選擇。就如有些疾病用民間偏方很有效,而講不出病理結構與材料的分子式結構一樣。
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如果對物料規格標準化,需求穩定性的大米用ERP必定是最佳的選擇,如果對魚肉、蔬菜用ERP就會產生家里需要買個西門子雙開門冰箱還不夠儲存空間的境況。很多企業以為上了ERP就能管好庫存,實際上,特別是對離散型企業而言,它跑出的采購計劃只是一個需求規劃,而企業錯把它當做執行計劃,文中開頭學員所提到的問題自然難免。我們能用最低總成本(TCO)實現生活需求,是因為我們用心期望在最低成本下滿足高品質生活,不斷改善。而企業物料種類太多,缺乏分而治之思想指導,自己按章辦事,固化即有模式,缺乏積極思考,在物料性質和需求不斷變化的環境下,天天忙追料、生產線停產、大量呆料產生也見怪不怪了。
總之,物料管理優化,用心了,一切變的簡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