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11-26 更新 643次瀏覽
一、流動化生產的特征
1、按工藝路線布局
2、拉動式生產
3、多能工化
4、內建質檢與防錯
5、按節拍同步生產
二、流動化生產的實施
1、PQ/PR分析
2、工序現狀調查
3、瓶頸工序識別與改善
4、工位合并與工序平衡
5、節拍與定員管理
6、布局調整
7、設備保全與故障預防
8、按節拍同步生產形成連續流
案例分享
1、某馬達廠:中間庫存:從7天到2小時,3個工場變身1個工場,產能不降反升;
2、某冰箱廠:改善前,500人每天生產1200臺冰箱;改善后,350人每天生產1600冰箱,設備投入不足5萬元;
3、某珠寶廠:改善前,按工序劃分部門;改善后,整個生產部門分成完整的幾條生產線,效率提升40%,交期壓縮63%。
沙盤模擬練習(一)
培訓課程:《精益工具在成本壓縮中的應用》
一、成本概念
二、成本壓縮思路
1、開源:提升效率
2、節流:降低單價、減少消耗、提升利用率
3、加快周轉:提升周轉速度
三、應用精益工具壓縮制造成本
1、采用單件流與拉動系統
1)有條件就采用單件流,消滅WIP,縮短交期,加快資金周轉
2)沒條件的要采用拉動模式,可借助看板系統,減少WIP,縮短交期,加快周轉
3)推進簡易自動化、智能自動化
4)通過簡易自動化,讓流程流動起來,減少人工,提升效率
5)通過智能自動化,減少人工檢驗,減少不良浪費
6)追求均衡生產
7)通過均衡生產,平衡生產負荷,減少人工,提升效率
8)通過快速切換,幫助實現均衡生產
2、實施5S和目視化管理
1)通過5S的培訓與實施,改善質量,提升效率,降低成本
2)通過目視化管理的全面實施,減少判斷,減少失誤,提升效率和品質
3、開展識別和消除7大浪費的全員行動
1)通過全員培訓,讓大家理解7大浪費的定義,并有意識地去發現浪費
2)通過有組織、有目的的活動去分析浪費的原因,并加以改善
4、推廣標準化作業、自檢互檢、多能工和防錯技術的應用
1)通過標準化作業,規范作業順序、時間和在制品,減少失誤和波動,提升作業品質和作業效率
2)通過自檢互檢,實現“不接受不良品,不制造不良品,不交付不良品”,減少對品質專檢的依賴,減少返工,提升作業品質和作業效率
3)通過布局調整和多能工培訓,平衡作業員工的工作負荷,提升整體作業效率
4)通過防錯技術的應用,減少判斷和失誤,提升品質、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
5、活用ECRS,通過流程改善,提升工作效率
1)Elimination取消
2)Combination合并
3)Rearrangement重排
4)Simplification簡化
沙盤模擬練習(二)
培訓課程:《精益生產之七大浪費與消除方法》
一、七大浪費的概念
二、品質不良產生的原因與改善方法
三、庫存產生的原因與削減思路
小組討論(庫存該褒該貶?)
四、IE工程與動作改善
五、搬運浪費產生的原因與改善方法
小組討論(怎樣避免高科技的浪費?)
六、過量生產產生的原因與改善方法
小組討論(勞動模范?浪費高手?)
七、等待浪費產生原因與改善方法
八、過度加工的產生原因與改善方法
小組討論(怎樣練就識別浪費的火眼金睛?)
培訓課程:《供應鏈管理中的精益機會》
1、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的定義
2、精益的演進
3、精益供應鏈與物流管理
4、周期時間與處理時間
5、供應鏈與物流管理中的精益機會
1)計劃
2)采購
3)制造
4)交付
5)倉儲
6)退貨
6、精益思想與工具應用
1)準時生產
2)物料配送
3)倉庫庫存控制
4)供應商庫存管理
5)供應商品質管理
6)超市管理
7)看板設計
小組討論(在供應鏈管理方面,精益工具可以為公司做些什么?)
培訓課程:《精益推進方法與注意事項》
1、建立精益推進組織
2、廣泛傳播精益思想
3、創建連續的價值流
4、減少消除各種浪費
5、追求持續不斷改善
6、視一切問題為改善的機會
7、讓一切工作流程簡單化
8、及時排除阻礙改善的障礙
9、鼓勵全體員工參與改善
10、系統全面地推進整體改善
11、根據所處環境的變化適時調整推進策略
小組討論(我們可以為精益管理的深入開展做些什么?)
分組發表、教師點評、集體評分
學習心得、感悟、收獲分享
答疑、合影留念
課程標簽:生產管理,精益生產